当我们在老去
Ageing at Home

居家医护进行式

icon-circle

在温暖而熟悉的家中,安心生活到最后,可以成为老年人——也是未来的我们,年老的方式。

照顾路上
身心短路的时候

照顾之路还有多长,谁都不敢想象,但对自己的老年生活,何月华仍充满期待。

照顾路上
身心短路的时候

照顾之路还有多长,谁都不敢想象,但对自己的老年生活,何月华仍充满期待。

夜里守在母亲不远处看顾,早上醒来先把母亲扶上轮椅,和女佣一起协助妈妈洗漱、吃早饭和吃药,上午十一时外带猪肠粉回家,之后可能赶去做兼职,下午五时放工又匆匆购买新鲜制作的猪肠粉回家,再一次耐心等母亲用剪刀剪碎它们、一口一口吃掉……

63岁的何月华照顾102岁的失智母亲四年,这是她每一天的日常。

只因母亲喜欢外头卖的猪肠粉,何月华连续几年,每餐都买来新鲜出炉的肠粉给她。

父母长命百岁,原本是人人希望的福气,2020年新加坡国人平均寿命为83.7岁,其中女性平均寿命达85.9岁,人均寿命是全球最长之一。

但越来越长寿的同时,2019年报告指出,国人患病不健康的时间也相应增加到10.5年,意即人生最后十年,往往是在失能、卧病在床、无法言语等需要照顾的状况下度过,而随着人口老化,这一年数只会逐年攀升。

家里尚有其他兄姐,但未婚的何月华视自己为母亲当然的照顾者。随着母亲患上多重慢性病,合并失智症,何月华决定辞职在家照护,生活也从此改变。

当时怕老人家半夜起床发生意外,何月华每晚只睡三小时,女佣半夜十二时休息后她接手看护,每隔一两小时就要扶老人上厕所,几乎无休“站岗”到隔天清晨。

这样睡眠严重不足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,寂静的夜晚,何月华会坐在椅子上,在手机一集又一集观看圣严法师开示,安定心情。她说:“生活遇到问题要怎么面对,圣严法师说的佛法很贴近日常。”

照顾失智长者不仅是体力上的辛苦,还很“心累”,头发略带花白的何月华忘不了母亲当时的行径:拒绝吃药,很多事不要配合,个性变得多疑妄想,情绪激动时还会连续不停破口大骂。

她说:“我被骂到真的想离家出走。”

心力交瘁之际,何月华更遭遇超出底线的崩溃时刻——失智的母亲无意说出她是养女的真相,何月华找大姐确认,回想过往和兄姐间的差别待遇,让她“心碎又很崩溃”。

几年来全身心照顾母亲,何月华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,照顾长路“看不到头”,低落的情绪也找不到宣泄出口,她开始出现忧郁倾向。

何月华感叹,还好,当时有慈济居家医护人员走入家门,送来心灵肤慰,让她不用独自承受身心压力。

居家医疗团队每月来访至少一次,查看母亲的健康状况,监控各项生理指数;更耐心倾听何月华的感受、想法和需求,传授她自我调适的技巧,甚至鼓励何月华一起投入医疗志工的工作。

这些举动看似细微而简单,但对何月华来说,能把她从崩溃边缘拉回来,其价值是难以衡量的:“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,就比较安心,这样的感恩是没办法用言语表达的。”

何月华真的跟随医疗团队,参与陪伴志工的工作,一个个的病家个案,让她从不同病苦中,看见了相通的心苦。

每周只有短短几个小时,但做志工单纯无杂念的付出,竟然平复了她不平静的心情。

“希望也把功德回向给母亲。”何月华时时提醒自己,能成为母女是难得的因缘:“有因就有果,这是我们母女之前的缘分和牵绊,希望在今生就了结掉。”

四年来,她在心中反复锤炼照护的意义,最终感慨最难的不是日常起居的照料,而是要在充满障碍的沟通中,觉察和摸索母亲的感受和需求。

何月华举例,母亲每天要吃两次猪肠粉,她依旧会分开两次买回来,因为发现母亲对“有人特地带吃的回来”感到期待。

像访问这天,遇到居家医疗护士朱美梅上门,跟进何月华母亲的肺部发炎病况。

边检查边闲聊近况,朱美梅发现,何月华母亲的皮肤异常干燥脆弱,才知道老人家不愿意擦乳液,因为觉得“油油的不喜欢”。

朱美梅从何月华手中接过乳液,一边拉过手来哄老人家,说话间不知不觉就擦上了她母亲的手臂。接下来的任务是修剪指甲,这次老人家可能怕痛,说什么都不愿意,朱美梅也不继续勉强,下一次来再试。

“阿嫲,你记不记得我叫什么名字?”转移老人家的注意力,朱美梅亲昵地拉拉手、轻轻拍拍脸,每一次上门,她都会问一次同样的问题。

“美梅啊?”坐在轮椅的母亲想了一阵,略带迟疑地回答。“答对了!”朱美梅凑到重听的老人家耳边大声回话,一老一少又一阵拉手谈笑。

表面看来,家属和医护人员来来回回数次劝说,只为顺利修剪指甲和擦乳液,相当耗时。但何月华和护士朱美梅没有把母亲当成“制造问题的人”,并“硬硬来”让老人家就范,反而结合既有知识经验,用心寻找不同互动方式。

这不禁让人思考,当我们投入照顾时,要如何理解一名失智长者的价值,以及何为照护的目的。

看何月华脸上仍有浓浓的黑眼圈,那是因为母亲在2021年意外跌倒后,成了彻彻底底的失能老人,除了进食之外,几乎一切都要依赖别人照顾。

照顾之路还有多长,谁都不敢想象,但何月华对往后的老年生活充满期待,现在在中医诊所兼职配药工作的她,已经计划好以后生活要以服务别人为重心,到慈济的义诊中心帮忙配药。

她说:“现在真的不放心走开,想着妈妈总有一天会走,到时就可以做志工了。”

(纪实摄影/ 王绥喜)

居家照护小贴士:给照顾者的10个重要建议

其实你可以休息,照顾好自己,才能好好地照顾身边的人。

出院回家后的
家人住院让人手忙脚乱,但原来出院回到家,照顾难题更加多……
出院回家后的

家人住院让人手忙脚乱,但原来出院回到家,照顾难题更加多……

荣获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赛奖项、每日到公园跳元极舞,陈阿嫲年逾七十仍活力四射。然而她精彩有序的生活,在跌倒后肺部感染,病情急转直下中打乱了。

紧急送院治疗后的一个月,陈阿嫲反复进出加护病房,苦不堪言。待病况稳定出院时,陈阿嫲还只能卧床,并用鼻胃管灌食牛奶。

已经请了专业看护在家,但没有照护经验的家人和陈阿嫲仍然焦虑:“回家后怎么生活?”“会不会再跌倒,或永远站不起来?”

“刚从医院回到家时,真的晕头转向。”忆起那几天的不知所措,陈阿嫲的女儿心有余悸说道。

许多住院时觉得理所当然的事物,在家中执行起来却倍觉困难。

陈阿嫲的女儿非常孝顺,详细记录了医嘱,当时医生叮嘱一天要喂奶和喂药六次,也依序写好进食时间。

但晚间和清晨时段,阿嫲正在好眠中,让女儿和看护很纠结,要不要谨遵医嘱,把阿嫲叫起来喝奶吃药?心中却也担心影响阿嫲的休息和复原。

仅仅几天的照护,这些反复不定又极其琐碎的过程,让两人手忙脚乱又不得要领,况且高龄患者病况复杂,女儿担心弄不好阿嫲还会感染。

彷徨无助之际,还好有社区医疗接力。

回家后,慈济居家医疗团队的医生、护士和物理治疗师分批到访,安住陈阿嫲母女的心,让她们在遵照医嘱的同时,也获得贴身的医疗和照料指导,包括跟进复诊、鼻胃管更换、伤口照料、学习用辅助工具行走与生活等。

如今数月过去,在医院和社区医疗团队的持续追踪合作,以及家里人的细心照护下,阿嫲康复顺利,也从卧床进步到用辅助器行走, “想回去跳舞”是她每日锻炼的动力。

看到母亲进步神速,想起出院后在家接力照顾至今的日子,女儿百感交集,说:“真的很感动!”

没有人能够永远年轻,老年友好的生活不只是在医院内,更有赖于社区照顾资源的衔接,才能让病人不再焦虑、安心回家。

(纪实摄影/ 曾美珍)

居家护理救援
不仅是定期上门护理的护士,更是扮演着“神救援”的重要角色。
居家护理救援

不仅是定期上门护理的护士,更是扮演着“神救援”的重要角色。

甫一进门,整洁空荡的客厅放着一张躺椅,94岁的高阿嫲如虾米般卷缩在上面昏睡,阿嫲患有多重慢性病,包括中风、心脏衰竭、失智等……

慢性病伴随其他共病日趋严重,老人家手臂蜷缩僵硬,长期卷曲的手指也渐渐嵌入了手掌肉中,背部也有多处褥疮。

一护理伤口就皱起眉头唉唉叫,阿嫲的女儿庆幸,这十四年有外籍看护Tin Tin细心贴身照顾母亲。

随着伤口的进展、干燥或湿润、位置不同,亦有不同的敷料、纱布、冲洗液和护理的方法,相当复杂。但在护士彭涵倪协助下,Tin Tin手操小镜子、小手电、小剪刀、纱布、棉棒…… 动作驾轻就熟。

整套护理流程做下来超过半小时,宽敞的房间仍闷热得让人流汗,并不轻松,阿嫲更是痛到微微颤抖,Tin Tin和彭涵倪只好不停安抚:“Sorry Sorry,再忍一下就好。”

“不只是医而已,也要教。” 护理完后彭涵倪没有马上离开,继续交待新旧伤口的护理方法。居家医疗中,护士常要花很多时间给予照护者护理指导,彭涵倪竖起大拇指夸奖,Tin Tin是照护者中的“模范生”!

而对Tin Tin来说,彭涵倪不仅是定期上门护理的护士,更是扮演“神救援”的重要角色。

2022年7月,高阿嫲母女和Tin Tin一周内先后确诊新冠肺炎,年届花甲的女儿更呼吸困难入院,家里只剩Tin Tin和高阿嫲两人。

独自留守照顾阿嫲,同样确诊的Tin Tin慌了手脚,想起手边有彭涵倪的联络电话,立刻WhatsApp求救。

彭涵倪接到通知后二话不说,马上安排医生线上看诊,也亲自带来药物挂在门外。尽管高阿嫲患有多重疾病又高龄,但她还是熬过了这一关,大家才松了一口气。

Tin Tin忆述时心有余悸说:“我打995热线,他们说不用入院,让我继续观察,但慈济的医生给了很详细的指示,建议我不同情境可以怎么做,比如如果阿嫲咳嗽,我要给她吃什么;如果氧气水平太低,就要打给救护车。”

“涵倪亲自送药来。” Tin Tin一再诉说着她的感谢:“有什么状况,我可以透过照片、讯息或电话询问,帮助非常大。”

每日例行的晨间护理终于结束了,Tin Tin缓缓把阿嫲推到客厅,喂食刚煮好的麦片,逗笑说:“呷细米?Hokkien mee、Char kway teow 、Wanton mee?” 不仅专业又细心,Tin Tin还从阿嫲那里学了一口流利的福建话,沟通起来没有障碍。

说笑间,两人靠得很近,那是很亲的亲人之间才会有的距离,从刚才一直苦着脸的阿嫲,终于露出一丝丝笑容。

2022年,女儿买来蛋糕,Tin Tin(右)和大家一起为高阿嫲(左)庆生。(摄/ 彭涵倪)

照顾长路,会碰上焦急与无助,但有社区服务温暖陪伴与赋能,走着走着,万分苦涩中也有一丝甜。

(纪实摄影/ 曾美珍)

居家照护小贴士:老人长期卧床,预防褥疮的皮肤护理技巧

严重的褥疮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治愈,因此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相当重要。

社区慢慢变老

少子化加上高龄化,“老老照顾”心有余力不足,社区不同程度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,是杜氏夫妇在家中养老的关键。

社区慢慢变老
少子化加上高龄化,“老老照顾”心有余力不足,社区不同程度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,是杜氏夫妇在家中养老的关键。

“高血压药不用吃啊?” “不用吃到什么时候?” “告诉我老公药不用再吃了。”自护士朱美梅提醒暂停高血压药后,杜太太就不断和她再三确认。

“不用吃哦,你老公会提醒你的。”轻拍杜太太的手安抚,进门起一直回答同一个问题,让朱美梅有些哭笑不得,但也令她警觉,杜太太的记忆力又减退了。

此时88岁的杜阿公坐在一旁的床上,静静等待他的护理时段。

杜太太跌倒后一直卧病在床,做早餐、擦洗身子、晾晒衣物等基本起居,一直是杜阿公随伺在侧照顾。但其实,看似硬朗的杜阿公去年也经历了两次跌倒受伤。

尽管孝顺的独子在休息日一定回家探望,也定期接父母到自己家里住,但平时只有两位老人家在家,让人实在很不放心。

目前慈济居家医疗团队每月上门一次,提供护理或诊症服务,也附加每周一次的物理治疗。

房间柜子上放着一台24小时充电的iPad,可以随时在App上一键作出紧急呼叫,原来同时还有两家社区机构提供照顾服务,包括每日午、晚两餐送上门,以及每周一次的清洁服务。

少子化改变家庭的人口结构,“老老照顾”的情况成为常态,以上不同程度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,是这对年长夫妻能在家中养老的关键。

而或许对杜太太来说,待在家里还有一个“好处”——在自己家里,对抗顽疾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她有权“从心所欲”。

2022年初,杜太太上厕所时不小心跌倒,送医后恢复顺利,能吃能睡,身体没有重大疾病,也不难照料。

但从此她害怕行走,卧床半年多来,杜太太宁愿穿成人纸尿裤,也不愿离开床,整天在家没事就看电视。

虽然长期卧床,杜太太仍相当爱漂亮,看到访客上门会梳头化妆,换上颜色鲜艳的衣裳,而她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出门,到理发院洗发和美发。

知道了杜太太的心愿,朱美梅带来了头发干洗喷雾,尝试为她干洗头发。

“帮你梳美美啊。”朱美梅DIY的美发体验,让杜太太露出舒服愉悦的表情。

医护间慢慢建立信任,经过几个月来的劝说与鼓励,以及看到杜阿公复健后进步神速,杜太太终于愿意尝试物理治疗。

在前两次的复健治疗,杜太太和物理治疗师都有要调适和妥协的地方。

杜太太依然不太愿意离开床,只想在病床上复健,物理治疗师林明贵不断鼓励,也降低目标和期待,让她从简单做起——这次只要练习离开床、坐到轮椅上,暂不练习站姿运动。

尽管心有怀疑恐惧,还有些无奈,想要提早结束,但杜太太在物理治疗师和助理的鼓励协助下,完成了本周练习。

最后杜太太坐上轮椅努力自己操作,还到走廊绕了一圈,以行动重拾了些许动力,眼里也多了点自信。

物理治疗师林明贵说,疼痛会让大家不敢动 ,而不敢动的话,体能就会下降……如此就变成恶性循环,此时物理治疗师介入的角色就变得非常重要。

就鼓励长者复健、改变健康习惯的成效而言,并没有可靠的量尺,这段过程,彼此都需要付出相当的耐心与信任,护士朱美梅说:“我们只能不断地说,但最终还是要尊重,尊重病人选择自己可以接受的生活方式。”

(纪实摄影/ 曾美珍)

居家照护小贴士:远离卧床,在床上起身、从床移位到轮椅的复健技巧

不良于行、初愈虚弱的卧床长者,可透过复健训练,依照安全且实用的方法,慢慢习惯坐起来和移位,除了可以减少照护者负担,还能增加体力,避免持续失能哟!

病床边的心灵导航

病人和家属可能正经历一段动荡时期,希望陪伴他们度过这段历程,拥有所期望的环境,尽早恢复平静的生活。

病床边的心灵导航

病人和家属可能正经历一段动荡时期,希望陪伴他们度过这段历程,拥有所期望的环境,尽早恢复平静的生活。

娇小的身影,个头不高,声音却充满朝气,护士朱美梅每到一位病患家,总是先跟阿公阿嫲打招呼,即便许多患者是意识不清、无法沟通者。

看朱美梅和病患、家人不时交头接耳,谈笑聊家常,不像医病关系,反倒像是乖孙和阿公阿嫲间嘘寒问暖。

经常才一上班,她的手机就准时响起,若病人有突发病况,朱美梅就马上安排在今日行程——通常她都会预留每日下午的空档,应对突发事件。

检查好拉杆箱药品用具齐备,朱美梅就速速出发,无论晴雨皆准时抵达,平均每户停留一小时,伤口护理、健康检查、药物注射、更换鼻胃管和尿袋……信手拈来熟巧动作自然流露。

居家服务结束后,病家签字确认护理完成,但朱美梅还得继续写报告、安排预约、帮病人分药、回复讯息……往往早上七点半出门,到傍晚五六点才结束工作。

居家医疗中,护士往往比医生更贴近病人。

曾在医院小儿科工作七年的朱美梅说,不同于专科的护理工作,居家医疗护士的工作范畴可以说是“bao-ga-liao”(福建话“全都做”的意思),不只排解病人身体上的医疗难题,也要关怀走在照顾长路上的家属。

新加坡渐渐进入高龄少子化阶段,日复一日面对无法言语、卧床、失智的家人,有的大龄子女因兼顾工作和照护而心力交瘁,或是“老老照顾”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要成为一股安定的力量,朱美梅经常承接病人和家属的各种情绪,像一位阿嬷就曾多次在丈夫面前抱怨:“为什么他还不走?我已经叫他不要等我。”

儿子和社工一周分别上门两次协助,但凡事力求完美的阿嫲,还是被铺天盖地的照护压力压得喘不过气。

这时朱美梅就要像心灵导师,稳定并排解家属的负面情绪:“他时间未到,你不要这样讲,等下他伤心……你很强也做得很棒,有什么需要你让我们知道。”

简单几句鼓励,但阿嫲满足地笑了,拍拍自己的手臂:“你看我现在很多肌肉了,照顾他我变得好大力气啊。”

在社区找到更好的支持方式,照顾长路,不需独自承担。

(纪实摄影/ 曾美珍)

曾在医院急症室工作的医生何欣芩,进入社区后,同样体会到家属照护长期病患的困境,很多医院惯用的照顾技巧,回到家后就派不上用场。

何欣芩说:“回家后照顾者没有别人,只有你自己,医院的环境很好,有桌子、有充足的灯光,但家里的房间有时很窄,要把那么多药品、用具摆美美啊,真的不是那么容易。”

何欣芩也意外发现,很多人不太知道要怎么照顾好病人,最基本的,医院开了药,有时病人拿回家却不知道怎么服用。

她说:“许多病人都没有吃对药,比如新一批药和前一批药弄混了,也有病人出院好几天,拿回来的药都还没打开,家人给他吃回以前的药,那医院改的东西全部没改。”

“病人不是不想吃药,他们真的是很‘blur’(傻傻分不清的)。” 何欣芩说:“虽然医院的药剂师都会讲解,但有的家人就是‘抓不到’;或者是陪看病的是A,可是跟病人住的是B,最后就传错话了,有时是女佣听不太懂,这些都挺常见的。”

经常也会有病人掏出一袋东西,里头有伤口护理的药品等,但他们不会用,也有些病人从医院学了很多护理褥疮和伤口的方法,但回家后伤口反而越来越大。

何欣芩说:“医院有教,但就好像教学生,你很难期待在一堂课内就可以学到很厉害。”

因此何欣芩分析,很多时候并不是病家“小题大做”,动不动就要送医院,而是他们长期独自面对,遇到问题找不到专业人员求助,也累积了很大的心理压力,最后病人送医后好转出院,往后送医就成了病家慌乱时唯一的出路。

她分享疫情高峰期间,一位医生朋友的母亲罹患末期帕金森症,早已经做好不住院决定,但却肺部感染至氧气水平不足、呼吸困难,彷徨无助下找她求助,最后何欣芩安排了诊所的氧气筒和药物送过去。

何欣芩感叹,连医生在家照顾病人也会有慌乱无助的时刻,更何况是一般人呢?

她指出,近几年医疗界也有出院准备要衔接社区的意识,因此有了转介服务“Hospital to Home”, 而像社区内的居家医疗服务,其重要的一部分是护理指导的介入,大到指导照护者照顾病人的知识与技巧,小到为病人配好每天要吃的药物。

谈及坐在诊间诊疗的经历,何欣芩认为,居家医疗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更加“零距离”。

“进到家里,病人变成是一个人,背后是一个家庭。你看到他的生活环境,更能设身处地为病人去想,思考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地帮到病人。”

亲眼见到病人回家后的生活,也更切实体会到,比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。

何欣芩说: “你比较容易同理他,当你去到一个人的家,他连自己家都没有打理好,你还要求他在医疗上做那么多,是不是有点太强求了,当然是先帮忙把他的卫生搞好。”

居家医疗免去家人往返医院接送,还节省了看病、结账等排队等候的时间,病人因而获得更好的照顾质量,包括再住院率也相对降低,这些都大大减轻家人的负担,无形中也节省医院与社会成本。

.

朱美梅说,居家护理不只是给与物质上的需求,更加要给与爱与关怀。病人和家属可能正经历一段生病动荡时期,居家医疗能做的,也是和他们度过这段历程,尽早恢复平静的生活,拥有他们所期望的生活环境。

“担任护理最可贵动人的地方,不是你有多厉害打针,也不是你多有学问,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互动。”

“最终,让我深刻体会到人生无需过度执着于名和利,健康与喜悦才是人生的根本。”朱美梅感叹说,很多人都有过生涯规划,但是谁能想到自己的身体会老病衰弱,就如摇摇欲坠的树叶?

把“视病如亲”的态度放在心上,朱美梅提醒自己:“我们经常会安慰人家要‘放下’,但若是发生在自己的亲人身上,怎么能说放就放呢。”

但她希望,自己能成为那一片残叶的守护者:“证严上人曾经开示过,要用慈眼来看病人,期许自己透过每个生命故事,有更多的力量,完成更多的责任与愿望。”

(纪实摄影/ 蔡长盛)

在家
安心老去
的钥匙

在家老去的钥匙

随着医护人员走进一户户家庭,病人长期卧床,周围仿佛也变得很不一样,时间流逝变得缓慢,世界慢慢远去,坍缩到一个家的空间那么小。

这些长者有时想与人亲近,有时会因疾病拖累家人而有负罪感,甚至有些病人会显得很焦躁、怀疑,因为担心自己就此一病不起,或复原的可能性很渺茫,可说是不一而足。

几乎所有受访的医护人员都认同,要缓解病人家属的焦虑和痛苦,就要把他们当做一个有知有感的生命,而非只是要被观察和修理的“生病的身体”。

但在高压和分秒必争的医疗环境,要在治病的同时,亦不忽略照护全人,可说是说易行难;而有居家医护人员认为,在“家”这个场域,有更充足的条件和环境,让他们从关心“疾病”,扩大到关心“病人”、“家属”。

在温暖而熟悉的家中,安心生活到最后,是许多人梦想的年老方式,但经历过才知道,在老年医疗和长期照护的路上,往往有一关又一关意想不到的关卡。

唯有国家、社区医疗与服务、病患家人多方力量都补足,才能实现社区养老的幸福生活,在家安心老去。

您身边有正在照顾年长家人的亲友吗?或者您自己就是居家照护者?接下来有我们汇整的实用小贴士,让您更得心应手,欢迎继续浏览。

这页内容很棒,我想分享给亲友

“医人、医病、医心”是慈济医疗团队的工作使命。慈济创办人证严上人,五十多年前于慈善济贫工作中发现“因病而贫”,因此在台湾偏乡设义诊所,进而创立医院。新加坡的慈济医疗志业经过二十年发展,从早期跨国义诊,将医疗服务带到资源匮乏的邻近地区;到如今深耕本土,铺设社区医疗网络,提供中西医义诊、牙科义诊、复建治疗、居家医护服务、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等等,不离医疗初衷——为病患拔除病苦,重展笑颜。

策划:黄田恬、姚凌凌
撰文:黄田恬
摄影:曾美珍、王绥喜、蔡长盛
网页设计与创建:郑颖坪
美术设计:吴启豪
英文编译:钟欣盈、潘在祥
社媒推广:姚凌凌

07.04.2023 慈济基金会(新加坡)制作